——一个行业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走向观察(上)
古往今来,建筑业就是人类营建家园、创造文明的基础性产业;当今时代,建筑业更是建设城乡、改善民生、引领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
与建筑业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建筑业规模小、竞争力弱,发展壮大面临困境,在体制和市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建筑工业化程度、操作工人业务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山西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从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的转型,还需要引起相当的重视,付出艰苦的努力。
当前,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势必引发新一轮的建设高峰。而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实践,市域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都为建筑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山西建筑业由此将迎来十分难得的做强做大的发展机遇。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发展较为滞后的山西建筑业提供大好机遇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社会需求旺盛、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大等特点。
走在太原的大街上,到处可见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建筑企业高高悬挂的企业招牌。这正是山西建筑业的一个缩影。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孙波用几个数字给记者做了详解:建筑产品中65%左右是材料消耗,涉及冶金、化工、水泥、机电等50多个工业部门近80大类的2000多个品种,建筑业是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仅次于制造业,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已达4300万人,其中农民建筑工约占80%。建筑业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调查统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50%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
2011年,我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8%,创历史新高。
“十一五”期间,山西建筑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18.5%,2011年达到224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674亿元,约占GDP的6.07%。
相比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省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从产值的绝对数值和增加值在全国建筑业中的比重看,我省建筑业的规模都偏小。在中部六省中,近两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仅高于江西省,排倒数第二位。河南省建筑业总产值是我省的两倍多,江苏、浙江两省的建筑业总产值均是我省的5倍。
山西建筑业整体水平较低
建筑市场不规范、大量拖欠工程款、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机制不活是四大症结
由于山西特殊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发展水平一直较低。与建筑业发达的省份相比,我省建筑业的体制和市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建筑工业化程度、操作工人业务素质等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山西从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的转型,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记者采访了几位在我省建筑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资深人士和省建筑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几十年来,他们直接参与了我省建筑业的变革和发展进程,对我省建筑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他们一致认为,山西建筑业发展成绩不小,但问题也不少。影响我省建筑业转型和快速发展,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建筑市场不规范,发展环境不良。工程招标代理秩序混乱,招标代理机构缺少应有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设计与施工分开招标,业主随意肢解工程,一味追求最低价中标,围标、串标,签订阴阳合同;投标项目单一程序繁多,形式主义的申报资料繁复,造成人力、财力的很大浪费;明招暗定,不是公平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权力寻租和商业贿赂推动着交易成本大幅上升。
项目资本金不到位,大量拖欠工程款。工程款拖欠虽是全国性的通病,而山西尤甚。初步估算,全国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上万亿元,山西在施工程和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每年都达数百亿元。工程款前清后欠已成顽疾,工程款的大量拖欠,造成建筑业效益的转移和流失,建筑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经营状态。2011年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产值利润率为3.6%,山西建筑施工企业产值利润率还不到2%。
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山西的建筑企业约有2800多家,但大多数都只在建筑施工这一低端市场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批综合服务能力超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设计与施工分离,企业之间、专业之间缺少整合,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综合效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企业资产负债率高,机制不活融资不畅。各种拖欠数额很大,潜伏着较大的财务风险。特别是组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国有建筑企业,虽然资质等级高、技术专家和管理骨干多,工程业绩积累丰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各种负担重,承担的社会责任大,人均占有的资产量少,资产负债率高,融资困难,机制不活,企业转型和改制成本很大,亟须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重视和扶持必不可少需要规范市场推进改革
省外企业已占据我省建筑市场半壁江山,省内企业实力较弱、外向度低
如前所述,长期在不良的经营环境中摸爬滚打,也造就了山西建筑企业的“体弱多病”。
省住建厅统计数字显示,全省取得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有2800多家,但整体实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从企业资质等级看,省级企业拥有特级资质的只有两家,一是山西建工(集团)总公司(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一是山西路桥(集团)总公司(路桥施工总承包特级),占全国特级资质企业总数的0.8%。
业内人士认为,我省建筑企业经营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大建筑”格局,“走出去”的意识不强,在省外乃至海外建筑市场占有的份额很小。很多企业负重前行,艰难生存,已无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一些老的国有建筑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高,各种负担重,承担的社会责任大,改制成本高,企业改制推进迟缓。
以山西建工集团为例,孙波告诉记者,截至今年6月底,集团的各类工程拖欠款已达89亿元之多,一部分是在施工程拖欠(垫资施工、低比例支付工程进度款),一部分是竣工工程拖欠。其中,政府投资项目拖欠款占到近1/4。山西建工集团作为老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已近1.7万人,每年支付的社会统筹外各种费用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改制步履维艰。而多年来,山西建工集团产值利润率一直徘徊在1%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我省建筑市场开放度较高,大量省外企业纷纷进军山西占领市场。2011年,我省完成建筑业产值2246亿元。省内一位建筑业资深人士告知,去年省外建筑企业在我省完成、纳入到企业注册所在省市的产值也超过了2000亿元。而一个在山西建筑领域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山西几乎一半的建筑市场被外来企业抢占,建筑劳务市场基本上被省外企业所垄断。
中国广播网去年10月份的一则消息称,河南林州建筑队伍开辟的建筑市场遍布全国,而山西恰恰成为林州建筑队的八大市场板块之一。此消息或许为省外企业占据山西建筑市场的半壁江山,做了很好的注脚。
山西建筑业沉疴待治,转型跨越任重道远。有鉴于此,扶优扶强,发展壮大一批我省建筑业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显得十分必要。“十二五”期间,再造一个新山西,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建筑业做支撑。山西建筑企业呼唤规范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强做大山西建筑业需要一针强心剂,需要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政策支持。(记者张临山 实习生许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