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学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7月1日,在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无比激动而沉重的心情参观了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通过这次活动,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4个小时的驱车,第一站,我们首先来到了"四·八"烈士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位于兴县东会乡庄上村,黑茶山南部。1946年4月8日,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又名博古),为了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进步教育家黄齐生等冒着恶劣天气飞返延安,当日中午,飞机在山西省兴县的黑茶山失事,机上人员全部罹难。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此写下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黑茶山不仅是四八烈士殉难地,更是红色圣地,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向往和平追求和平的历史见证及和平友好的象征;更是中国命运何去何从化悲痛为力量的历史转折,更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同志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的示范基地。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司令部旧址,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
旧址原为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的宅院和花园,抗日战争时期全部捐献抗日民主政府。东院为四合式小院,原晋绥行署正副主任续范亭、牛荫冠长期居住和工作在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石窑洞三孔,紧连东侧又建一孔。东西厢各有石窑两孔。正南原为普通瓦房数间,70年代改建为砖木展厅。院子的东南隅为砖砌大门。
西院原为牛友兰的后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1941年120师暨晋绥军区司令部进驻此院后,军区主要领导人贺龙、吕正操等长期居住在这里。1948年春,毛泽东、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迁往西柏坡时曾路居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六孔石窑洞,前带插廊。西北面石窑,为当时军区司令部增建的礼堂。院子的西南有瓦房八间,为警卫排住房。当年就是在这些普通的窑房内,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院子正中是“六柳亭”,又名“六角亭”,由贺龙同志亲自设计,亲自栽树,由六棵柳树和石桌、石墩组成,因呈六角形状,故名。
在院子的正中央,后立了两个牌子,一个是鲜红的党旗,一个是庄严的入党誓词。在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入党的宣誓仪式,重温党的誓词,铭记于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毛主席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房间中,有毛主席与日报编辑人员的蜡像。但是,令我不齿的是,我看到许多胸前挂着党徽的党员同志,翻越护栏,挽着毛主席的手臂拍照,崇拜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做出的行为令人不齿,作为一名党员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修养。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收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为研究晋绥革命史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收藏总量为4100余件,其中有毛泽东的笔砚,贺龙的文件包,林枫的马鞑子,牛荫冠的毛毯、针线包,边区军民用过的兵器、工具、衣物、粮票等,不少图片实物弥足珍贵,为全国少有或独有。该馆出版物有《晋绥边区革命史料汇编》一至五集、《晋绥边区人物春秋》以及《蔡家崖》小册子等 。参观完毕后,我们一行在纪念馆前拍照留念,结束了这神圣一天的旅程。
红色之旅结束了,带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经过参观,不仅让我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建筑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牢记党的教导,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个人素养、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等方面不断进步,特别是应该具有勤劳上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与工作中的每次挑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