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
4.1 施工作业程序(见图3)
(图见附件)
4.2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处理
1)沥青加热:散装沥青在加热罐内采用燃煤加热至150~170℃;
2)骨料加热:骨料由称量系统自动配制流入提升料斗后送入加热桶加热,该系统采用柴油加热,加热温度为170~190℃;
4.3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运输
沥青混凝土采用全自动双轴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整个拌制过程由微机自动控制。将热骨料与矿粉(矿粉不需加热)干拌15s,再加入热沥青湿拌50s.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50~170℃。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ZL50装载机由拌和站直接运至摊铺现场,运距600m.
4.4 心墙沥青混凝土的铺筑施工
心墙沥青混凝土施工以机械摊铺为主,当摊铺宽度>80cm时或与两岸廊道砼结合处扩大段部分采用人工立模摊铺。
4.4.1 人工摊铺
测量放线→支立钢模→毡布铺盖模板→过渡料铺筑与初步压实→基面面处理(表面清理、干燥、加热)→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抽掉钢摸→铺盖毡布→过渡料碾压和沥青混合料碾压→施工质量检查。
1)混凝土基础面处理
沥青混凝土心墙同周边建筑物的连接是防渗系统结构的关键,其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必须精心组织施工。
①混凝土基础面凿毛: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后即可进行凿毛。采用带刃的小斧或锤剁掉混凝土表面的乳皮,并用高压风吹净,保证混凝土面平整、干燥。
②涂刷稀释沥青:稀释剂采用汽油,其掺配比例应视气温、风力等气候条件确定,一般采用40:60(沥青:汽油)。涂刷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为棕色。
③涂刷沥青玛蹄脂:厚度一般为1~2cm.在施工现场采用人工拌和,对人工砂和矿粉分别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然后再加入到热沥青(140~160℃)中一起搅拌均匀。
④铜止水表面用热沥青涂刷两遍。
2)钢模安装
①钢模采用300mm×6mm×1250mm的钢板制作,模版两侧采用角钢限位卡固定,模板间连接采用承插式。
②钢模安装前表面涂刷废机油脱作为模剂,拼装好的模板平整严密,尺寸准确。定位后模板距心墙中心线偏差一般控制在±5mm内。
3)过渡料铺筑:模板立好后,用毡布遮盖心墙表面,防止砂石、杂物落入仓面内。采用1m3反铲将掺配好的过渡料粗平,人工配合整平,松铺厚度为30cm.心墙两侧的过渡料应同时铺筑,靠近模板部位作业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模板走样、变位。
4)结合面清理与加热:结合面要清理干净,摊铺前用红外线加热器(局部采用煤气喷灯)使接合面加热到70℃以上。当面层为沥青玛蹄脂时不需要加热。
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运输及入仓:由于沥青拌和站距离心墙铺筑现场较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好后采用ZL50G装载机由拌和站直接运输至仓面入仓,人工整平,松铺厚度为28cm,误差控制在±2cm内,入仓温度控制在140~170℃。沥青混合料在活动钢模内摊平后将钢模拔出,采用先拆模后碾压的方法,可使沥青混凝土与过渡带形成犬牙交错的断面,利于两者的结合,这样对防止沥青心墙的塑性变形具有重要意义。钢模拆除后,立即将粘附在模板内壁的沥青混凝土清理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6)混合料与过渡料碾压
①碾压顺序及方法:采用2台2.0t自行式振动碾同时静压心墙两侧过渡料2遍后再动压6遍,最后振动碾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6遍。振动碾行进速度按30m/min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用毡布将沥青混合料表面覆盖,其宽度为盖住上下游过渡料各20cm,然后振动碾在毡布上碾压,这样不仅解决了沥青混合料表面污染,而且保持了沥青混合料表面的温度,不产生硬壳。实践证明经过这种方法碾压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返油”良好,未产生纵向裂缝。由于采用毡布遮盖,解决了沥青混凝土表面的“冷却”问题,所以在用振动碾碾压时,还可以采用边下料、边摊平、边遮盖,集中碾压的方法施工。当摊铺长度达到8~10m时,用振动碾集中碾压,其压实标准以沥青表面“返油”为准。对于振动碾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如铜止水附近和齿槽边角),采用重锤人工夯实,直至表面“返油”为止。
②碾压温度:碾压时最高温度不超过150℃,最低温度不低于110℃。